校企精准对接,实施现代学徒制精准育人
一、实施背景
电子信息产业是东莞市第一大支柱产业,随着产业升级,东莞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智能终端产业迅速崛起,形成了以松山湖高新区和长安镇为核心的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为满足区域智能终端产业发展需要,有效解决区域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供需矛盾,国家双高建设专业群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主动出击,与东莞信宝电子产品检测有限公司(简称“BTL”)精准对接,协同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双方依托优势资源,立足企业岗位需求,以“成本分担、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协同创新”为目标,统一思想,建章立制,构建“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通过实施“双核双螺旋、双向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建双导师团队,提高教师育人能力、融合专业认证理念以及企业电子产品认证标准,规范育人评价机制、修订和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育人保障体系,实现现代学徒制“双身份、双场所、双导师、双主体育人”内涵落地,持续提高学徒培养质量。双精准育人在专业立足“产业高端”,推动专业“精准育人,高端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推企业发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扩大专业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确立双主体育人过程,实施“双核双螺旋、双向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照《悉尼协议》,依据IEET工程教育认证规范,结合电子产品测试认证规范,与BTL多次研讨,以社会和产业发展、学校定位、校友期望以及学生个人发展为基点,明确学徒教育目标(毕业后3-5年达成)以及核心能力(学徒毕业时应具备),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制定契合BTL工作岗位需求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学徒培养过程中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螺旋递进,保障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图1学校领导调研学徒制培养情况 图2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图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路线图
(二)以学徒为中心,关注学徒成长路径
实施招生招工一体,明确学生学徒双身份。考生经过综合素质考试以及校企双方联合面试,通过双向选择,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各方权益以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权益保障等。关注学徒兴趣,多岗位多实验室滚动学习。学徒进入企业后,参考其意向确定实践部门及实验室,并为其配备导师。企业每周开展实验室技能培训,学徒可依个人兴趣自主参加。组织开展交流活动,实现学生到学徒的快速转变。校企双方联合组织交流活动,使学徒快速熟悉企业,更好的融入未来学习和工作生活。保障学徒待遇,提升学徒学习积极性。学徒除参加必需的课程考核外,校企联合制定《学徒绩效考核方案》,每学期进行考核,打通学徒快速晋升通道,保障学徒培养的长效稳定。
图4学徒及家长与企业签约现场 图5 学徒参加企业运动会
图6 学徒在企业实验室实践 图7 学徒参加业公司业余兴趣培训
(三)共建双导师团队,提高教师育人能力
共同打造20人的双导师团队,实行互聘共用,双向挂职。以横向课题为载体,通过企业科技特派员、下企业锻炼等形式,组织学校导师入驻BTL公司,与企业导师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共同将研究项目内容、企业电子产品测试标准、作业指导书等资料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共同开展课程资源建设;组织双导师团队多次参加教学方法方式培训,促进团队教师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双提升。
图8 专任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实践 图9 双导师团队参加教学方法培训
(四)建立监督评价体系,规范育人评价机制
依据IEET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规范,校企双方成立教学督导组,规范课程标准制定,监督课程实施,完善课程评价机制,并通过期初、期中、期末教学资料检查以及随堂听课等形式,持续改善教学质量,保证学徒核心能力达成;BTL将其取得的CE、UL、FCC等国际资质所对应的技术标准、规范以及考核体系导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制定岗位规范,从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以及技术记录等方面规范学徒学习过程,同时通过稽核体系对整个过程进行评量,确保育人实效。
(五)修订和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育人保障体系
在学校制定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现代学徒制试点运行规程(修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教学工作规范》等10余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培养实际情况,制定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学生管理办法(企业)》、《东莞信宝电子产品检测有限公司学徒班企业师傅选拔标准及职责》等管理制度,构建了学徒培养的制度保障体系。
三、成果成效
(一)现代学徒制育人机制形成
形成了一套可借鉴的“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为学校其他专业实施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提供参照。
(二)学徒培养质量得到认可
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含在培)学徒45名,有8人次参加省、校级职业技能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有5人在学徒期间获得公司优秀员工称号。目前毕业32人,均在智能终端产业同类企业从事测试岗位工作,月薪超过6000元,学生职业技能得到大幅提升。
图10 学徒石考灵获得全国三等奖 图11 两位学生在学徒期间获得优秀员工
(三)团队教学科研能力获得提升
对BTL选拔的12名企业师傅,开展双导师师资培训20余人次,企业导师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双导师团队联合制定课程标准5门,编写岗位教材3本,制订岗位规范3个,共同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0项,共同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项,专业1人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6人次参加广东省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并获奖。
图12 校企导师合作获得专利
(四)助力企业发展,专业社会影响力扩大
专业协助BTL成为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广东省移动终端测试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校企共建了广东省测试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EMC检测实训室,良好的合作机制吸引了东莞仕研电子通讯有限公司投入505万设备与专业共建射频前端技术研发中心,免费为企业开展电子产品检测50余次,持续提升专业在东莞乃至大湾区的影响力。
图13 校企共建的EMC检测实训室和研发中心
四、经验总结
专业现代学徒制育人顺利高效的开展,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企双方尤其是企业方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二是要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学徒管理体系和制度以适应学徒培养过程的特殊性;三是双导师团队(包含1名负责学徒心理咨询的教师)要精挑细以保障教学、实践过程的顺利实施。
五、推广应用
目前,本专业与东莞信宝电子产品检测有限公司开展的人才培养已获得双方认同,合作模式也日臻完善,其他单位在借鉴本做法时,应结合当地产业经济发展需求和专业定位去需求合作,在合作中有如下建议:
(一)选择优质企业。专业要紧贴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在区域内尽量去寻求具有教育情怀且能稳定提供就业岗位的优质企业。一方面,考虑“地利”优势,合作企业距离不宜过远,以便于充分保证校企双方师生双向活动的交流学习;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是一个长期且不断磨合的过程,合作双方在教学资源、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都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一般来说,优质企业都能意识到技术人才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都具有完善的教育培训系统,在与学校的合作过程中,极易产生共鸣。
(二)选择优质的职业岗位。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提供的岗位是否符合学生意愿已成为决定双方能否长期合作的一个关键因素。新时代毕业生对“对口就业、优质就业”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学生已不再限于谋求一份维持生计的工作,更要求有一份能成长、有职业生涯发展前景的职业,因此成长型的技术岗位更能得到学生的青睐。
(三)注意解决企业“无利可图”,动力不足的问题。企业作为利益主体,通常会用投资与回报的观念来看待校企深度合作,如果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的人才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离职严重,企业的投资与回报不成正比,则会失去合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