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地建设背景
(一)建设的必要性
(1)校企合作共建基地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载体
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可以引入、分享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面向就业岗位,构建系统化的校内综合实训模块,实现专业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合,满足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内涵发展的需要。同时企业借助合作基地建设,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合作,弥补其技术研发力量的不足;同时作为人才需求方,深度参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可以获得高素质的有企业归属感的人力资源供给,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技能型人才,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从而真正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2)校企合作共建基地是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直接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真实工作情境,同时将专业教学内容融合于工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在实际工作岗位的实训,明确了产业链整个流程、每个环节的岗位任务,掌握了岗位当下主流设备的操作,体验了企业文化氛围,从而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校企合作共建基地是打造东莞职院品牌特色的关键一环
当前东莞正在创建广东省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智能终端作为东莞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内最重要的产业,有必要发挥共建基地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优势,面向智能终端产业的中高端岗位,联合产业链中龙头企业,围绕“双精准”,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打造东莞产教融合以及东莞职业教育的品牌,助力东莞打造产教融合型城市。
(二)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校企合作经验丰富。依托专业已经与东莞信宝电子产品检测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国家和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共建省级智能终端测试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各1个,同时专业助推信宝公司成为广东省产教融合型建设培育企业。多年校企深度合作、多元协同育人的经验积累为后续高水平校内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2)学校大力支持。学校为智能终端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的成立和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场地、经费和政策支持。学校为智能终端产业学院提供了总共1300余平方米的场地,投入700多万元购置了产业学院发展所需的无线通讯综测仪、频谱仪、电波暗室等仪器设备,并在每年的双高建设经费中专门列支实训基地建设经费。另外,学校出台了《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指导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质量评价监督,这些政策有利于发挥企业在开展产教融合、基地共建等建设工作中的作用,促进校企双方快速融合。
(3)企业确实需要。从多年的校企合作经验来看,以信宝为代表的测试龙头企业在技术技能型岗位非常注重“内生型”的人才培养,企业希望招之即来、来之即用,尤其是随着智能终端产业的快速发展,东莞的电子产品检测企业急需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来精准匹配岗位需求,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作为一个实体性的高质量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可以很好的减少企业人员流动性、增加人才的适用性。
二、基地建设基础
(一)基地建设硬件条件
智能终端产品测试校企合作基地旨在打造集产、学、研、创、服功能于一体基地,目前基地规划有射频前端技术研发中心、EMC检测实训室、安规检测“校中厂”、电子测量实训室、电子产品设计与创新实训室等一共8间实训室,总面积为1311平方米,设计实训工位一共有232个,具体如表1所示。
图1 电磁兼容及安规检测实训室内部环境
表1 基地内各实训室工位数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面积(m2) |
工位数量 |
备注 |
1 |
射频前端技术研发中心 |
180 |
20 |
完成 |
2 |
EMC检测 |
140 |
20 |
在建 |
3 |
安规检测 |
105 |
20 |
完成 |
4 |
电子测量 |
175 |
36 |
完成 |
5 |
智能产品设计开发 |
198 |
40 |
完成 |
6 |
智能终端产品维修 |
175 |
36 |
完成 |
7 |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
198 |
40 |
完成 |
8 |
模数混合集成电路应用设计协同创新中心 |
140 |
20 |
在建 |
2 实训设备
基地目前建成的射频前端技术研发中心有全电波暗室、频谱仪、综测仪、网分仪、信号源、SAR测试系统等设备;在建的电磁兼容实训室有全电波暗室、屏蔽室及电磁兼容测试相关抗扰度测试系统;安规检测实训室有接地电阻测试仪、耐压/绝缘测试仪、直流电子负载等安规检测设备;智能产品设计开发、电子设计与制作实训室配有电脑、单片机、嵌入式、EDA、DSP等各类控制器、处理器的开发板、试验箱及激光雕刻机等设备;智能终端维修实训室配置了多功能电焊台、BGA返修台、万用表、示波器等实训设备,目前实训室主要设备和仪器一共有410台(套),电脑230台,总价值约为1437万。
表2 实训室主要设备及价值一览表
序号 |
场所名称 |
地点 |
主要设备名称 |
数量 |
设备总值/元 |
1 |
安规检测“校中厂” |
6A305 |
数字功率计 安规综合测试仪 接触电流测速仪 交流接地阻抗测试仪 抗电强度试验台 电源插头组件试验台 8KVA交流变频电源 75KVA交流变频电源 无纸记录仪 噪声发生器 电子推拉力计 脉冲记录仪 程控恒温箱 数字LCR电桥 |
各1台 |
50.6万 |
2 |
射频测试技术研发中心 |
6B208 |
8*4*4m全电波暗室 |
1间 |
710万 |
LTE综测仪CMW500; 40G频谱仪FSV40; 30G频谱仪FSV30; 模拟信号源SMB100A; 矢量信号源SMBV100A; BT&Wifi综测仪; 网络分析仪; CMU2000; CMW270; BT&wifi自动控制单元OSP120; LTE自动控制单元OSP130; 人头手模型; SAR测试系统; 程控电源E3648A; 滤波器TGF-A3120-002; 自动测试软件; |
各一台/套 |
3 |
EMC检测实训室 |
6C2-101 |
5*4*3m屏蔽室 |
1间 |
391.5 |
8.2*5.2*4.1m全电波暗室 |
1套 |
EMI测试接收机; 40G频谱仪FSV40; 射频传导测试系统; 工频磁场抗扰度测试系统; 浪涌抗扰度测试系统;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系统; 谐波闪烁设备; 传导辐射测试系统软件; 杂散测试滤波器组; 前置放大器组; 天线; |
各一套 |
4 |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室 |
6A301-1 |
台式电脑 |
50 |
57.8万 |
通用编程器 |
2 |
单片机实验箱 |
50 |
EDA/SOPC试验箱 |
50 |
S3C2410 ARM9嵌入式实验箱 |
25 |
5 |
智能产品设计开发实训室 |
6A301-2 |
台式电脑 |
50 |
34.1万 |
TI-C5000&C2000 DSP综合实验箱 |
25 |
电子设计竞赛板 |
15 |
PIC单片机开发板 |
25 |
MPLAB-ICD2 PIC单片机仿真器 |
2 |
AVR Mega16单片机开发板 |
25 |
DM6446开发套件 |
1 |
6 |
学生创新中心 |
8A310 |
台式电脑 |
25 |
64.6万 |
无铅防静电恒温焊台 |
20 |
直流稳压电源 |
12 |
智能化函数发生器 |
12 |
数字示波器 |
12 |
双面PCB电路板孔金属化装置 |
1 |
3D打印机 |
2 |
快速双面PCB电路板雕刻机 |
1 |
7 |
电子测量实训室 |
6A303-2 |
台式电脑 |
50 |
47.0万 |
直流稳压电源 |
25 |
频谱仪 |
3 |
信号发生器 |
15 |
示波器 |
15 |
高频信号发生器 |
4 |
全数字显示高频Q表 |
4 |
晶体管图示仪 |
4 |
数字功率计 |
6 |
耐压/绝缘测试仪 |
8 |
接地电阻测试仪 |
8 |
直流电子负载 |
6 |
泄漏电流测试仪 |
6 |
8 |
智能终端维修 |
6A303-1 |
台式电脑 |
50 |
81.7万 |
SMT设备安装台 |
4 |
3D视频检测仪 |
1 |
关键设备虚拟制造系统 |
50 |
模块化装配生产线 |
16 |
半自动锡膏印刷机 |
1 |
精密锡膏印刷台 |
2 |
电动吸锡器 |
2 |
半自动贴片台 |
1 |
全自动无铅回流焊机 |
1 |
BGA精密返修台 |
3 |
浸焊机 |
1 |
维修用显微镜 |
4 |
万用表 |
20 |
双踪数字示波器 |
10 |
(二)近三年来的教学、科研成果
依托基地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近三年,共立项结项省级教改课题4项,校级课题13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获奖20余项;依托基地的设备条件,教师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获市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1项,东莞市企业科技特派员2项、企业横向课题12项,总到账金额达85万元;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2项;获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17项;具体如下表11所示。
表3 省级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立项单位 |
结题/立项 时间 |
1 |
从融合到共生——高职顶岗实习管理创新实践 |
柴草 |
广东省教育厅 |
立项,2019.8.21 |
2 |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 |
卞建勇 |
广东省教育厅 |
结题,2019.12.12 |
3 |
基于EIP-CDIO理念的《DSP技术》课程改革与研究 |
郑晓东 |
广东省教育厅 |
结题,2019.12.12 |
4 |
基于电子协会活动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麦强 |
广东省教育厅 |
结题,2019.12.12 |
表4 校级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立项情况
序号 |
项目 类型 |
项目 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 负责人 |
1 |
校级教改项目 |
JGZD201919 |
基于现代学徒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
朱彩莲 |
2 |
JGZD201920 |
创客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深度耦合研究与实践 |
麦强 |
3 |
JGZD201921 |
基于OBE的电工技术基础BOPPPS教学方法实践与研究 |
魏海红 |
4 |
JGZD201922 |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王志兵 |
5 |
JGZD201923 |
基于信息化教学的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探究 |
刘洋 |
6 |
JGZD201924 |
高职实训基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路径研究 |
郑晓东 |
7 |
JGZD201925 |
开放性创新实验室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以电子创新实验室为例 |
高祖宇 |
8 |
JGZD202005 |
基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师资团队建设研究 |
魏海红 |
9 |
JGZD202006 |
“双高”建设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熊丽萍 |
10 |
JGZD202007 |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探索-以“射频测试技术与实践”课程为例 |
鲍晶晶 |
11 |
JGZD202008 |
传感网应用开发“1+X”等级证书背景下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以《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为例 |
王欣 |
12 |
教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项 |
JGZX202001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
高龙 |
13 |
校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 |
CGPY201901 |
工程技术教育认证背景下基于成果导向的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
熊丽萍 |
表5 市级以上科研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
立项单位 |
项目金额 |
立项时间 |
项目负责人 |
基于图像稀疏表示的USB摄像头手持式产品外观检测仪研究 |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
0.5万元 |
2019年6月 |
陈晓宁 |
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停车场定位导航方法 |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
0.5万元 |
2020年7月 |
麦强 |
5G终端OTA性能自动测试系统研发 |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
10万元 |
2021年8月 |
鲍晶晶 |
基于声光交互的自闭症儿童训练系统设计 |
广东省教育厅 |
1万元 |
2019年1月 |
刘洋 |
无人机植保技术推广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10万元 |
2020年7月 |
刘洋 |
5G射频集成电路封装关键技术研究 |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
10万元 |
2021年8月 |
熊丽萍 |
5G基站大功率氮化镓(GaN)器件塑封工艺技术研究 |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
0.5万元 |
2021年9月 |
熊丽萍 |
5G基站大功率氮化镓(GaN)器件塑封工艺技术研究 |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
0.5万元 |
2021年9月 |
熊丽萍 |
表6 横向项目建设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委托单位 |
时间 |
到账经费(元) |
1 |
基于液晶材料的可重构天线的设计与研究 |
鲍晶晶 |
东莞市佳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2020.1 |
60000 |
2 |
5G通讯高导热材料工艺优化研究 |
麦强 |
深圳市宝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19.3-2020.12 |
50000 |
3 |
应用于车联网的可见光通信平台开发 |
鲍晶晶 |
成都软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0.8-2021.8 |
50000 |
4 |
基于无线体域网的可穿戴天线研究 |
熊丽萍 |
深圳市曙之光通讯有限公司 |
2021.7-2022.12 |
30000 |
5 |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元件贴装缺陷识别系统 |
鲍晶晶 |
瑞达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2021.7-2022.8 |
50000 |
6 |
5G终端天线的电磁辐射人体比吸收率研究 |
郑晓东 |
东莞仕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2021.7-2022.7 |
50000 |
7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改进 |
高爽 |
广东气派科技有限公司 |
2021.7-2022.12 |
50000 |
8 |
基于机器视觉的FPC表面缺陷智能检测系统 |
高龙 |
深圳市盛泓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1.7-2022.12 |
50000 |
9 |
基于改进Fast R-CNN的PCB板表面缺陷检测系统开发 |
陈晓宁 |
东莞市鸿超芯科技有限公司 |
2021.7-2022.12 |
30000 |
10 |
WiFi 6E产品射频性能自动化测试系统开发 |
高龙 |
广东信宝电子产品检测有限公司 |
2022.1-2023.12 |
50000 |
11 |
超高频RFID室内定位天线设计 |
魏海红 |
广东未来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23.12 |
50000 |
总计 |
520000 |
表7 国家级赛项一览表
序号 |
赛项名称 |
获奖 |
1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
全国一等奖 |
2 |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
全国一等奖 |
3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全国三等奖 |
表8 发明专利授权一览表
序号 |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
发明人 |
申请时间 |
授权时间 |
1 |
双极化天线结构及其无线通信设备 |
|
鲍晶晶,麦强,卞建勇,高龙 |
2020年5月 |
|
2 |
一种多功能电子显示器及其控制系统 |
|
熊丽萍、卞建勇、甘伟、高龙、王晓卉 |
2019年4月4日 |
|
3 |
用于精密部件厚度测量的信号处理方法及测量方法 |
ZL202010362443.0 |
熊丽萍、陈晓宁、卞建勇、袁从贵 |
2020年6月15日 |
2021年10月8日 |
4 |
一种可见光通信的调制解调方法 |
|
杨恺、卞建勇、麦强、赵美玲、杨润丰 |
2020年12月 |
|
5 |
一种光通信MIMO检测方法及系统 |
ZL202010180444.3 |
杨恺、麦强 |
2020年3月 |
2021年2月 |
表9 教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统计表
序号 |
专利名称 |
发明人 |
专利号 |
1 |
一种具有陶瓷基板的LED灯结构 |
麦强等 |
ZL201920981936.5 |
2 |
基于图形化光源输出的紫外曝光机 |
麦强 |
ZL201921578553X |
3 |
一种多功能电子显示器 |
熊丽萍等 |
ZL 2019 2 0457201.2 |
4 |
家庭无线局域网系统 |
鲍晶晶、麦强、刘祖明、方霞、魏海红 |
ZL 202120416503.1 |
5 |
一种管廊巡检装置及其系统 |
鲍晶晶、麦强、毛小文、陈睿杰、方霞、刘祖明 |
ZL 202122254903.9 |
6 |
一种可见光通信装置 |
鲍晶晶、麦强 |
ZL 202122254903.9 |
7 |
图像采集装置及光源控制电路 |
鲍晶晶、卞建勇、麦强、施嘉柱、李发隆、蔡少东、 |
ZL 202123415613.8 |
8 |
《门禁系统实训教学装置》 |
陈晓宁 |
ZL202121339250.3 |
9 |
一种手持式物品外观检测装置 |
陈晓宁 |
ZL202020614595.0 |
10 |
一种多功能显示器 |
熊丽萍、卞建勇、甘伟、高龙、王晓卉 |
ZL201920457102.2 |
11 |
一种柔性PCB板 |
熊丽萍、王晓卉、张依群、甘伟 |
ZL2020221029343.8 |
12 |
企业用多媒体路由器运维管控系统 |
熊丽萍 |
|
13 |
家用多媒体路由器管理软件V1.0 |
熊丽萍 |
|
14 |
一种可调节式天线信号检测用屏蔽装置 |
吴李慧、郑晓东 |
ZL2020220206587.2 |
15 |
一种移动终端射频直量测试夹具 |
吴李慧、高龙 |
ZL2020220201338.4 |
16 |
一种电子设备信号检测用多点定位机构 |
吴李慧、高龙 |
ZL2020220206194.1 |
17 |
一种WiFi天线吞吐量测试用支架 |
吴李慧、卞建勇 |
ZL2020220201332.7 |
三、基地建设思路
服务东莞智能终端产业,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基地治理组织架构,在价值共创理念下完善基地人、财、物、事等各项管理制度,形成校企共建共管的运行机制;在已有“信宝学徒班”、“华为维修技师班”等校企深度合作育人项目经验的引领下,进一步提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和新型学徒制等多元育人方式的培养规模,加大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参与和决策权,形成校企多元协同育人、精准培养的新局面;校企共组教师团队,通过校内工作室和企业工作坊实现专兼职教师的混编互聘,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整合校企优势资源,共建智能终端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享基地资源,满足智能终端产品设计、测试、维修等方面实训要求;建设校企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实践工作室等,为学生双创、团队建设搭建创新平台;依托现有省市级科研平台,在射频前端、测试技术等方向校企共建科研团队,共同进行应用技术攻关,并将研究成果进行产业转化,建成省级以上协同创新中心、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
四、基地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围绕广东省“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之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面向东莞智能终端产业,由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联合区域智能终端产业链企业,共建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企业真实生产、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校企之间深度融合、合作多赢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通过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形成产业链与教育链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培养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为区域内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提供新动能;探索校企双方“利益对接与融合”的合作模式,实现产教融合基地可持续、内涵式创新发展。将校企合作基地建成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成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标杆,并在行业、企业有较大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二)分阶段目标
至2022年底,智能终端产品校企合作基地新增天线测试与设计实训室1个,基地聘请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占比25%的企业兼职教师,40%的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和轮训;面向企业开展非学历培训200人次以上,到款额3万元,横向应用技术研发项目入账经费20万元,校企合作获得专利4项,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得国家级将项1项,省级奖项5项以上。
至2023年底,智能终端产品校企合作基地成为紧密对接区域产业的职业教育改革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典范。依托基地建成一支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60%以上的专任教师到合作单位实践锻炼,企业一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授课课时占学校专业课总课时的25%以上,校企共同开发“EMC测试技术与实践”、“射频测试技术与实践”等6门以上的课程资源及配套新形态教材;面向智能终端产业的产教融合型实践基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建成省级智能终端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校企合作建成智能终端产品认证中心,面向企业开展非学历培训300人次以上,到款额3万元,横向应用技术研发项目入账经费30万元,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得国家级将项1项,省级奖项5项以上。
五、基地建设任务
(一)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促进校企精准对接同频共进。
主动联合华为、信宝等周边智能终端领域领军企业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通过与华为开展维修预备技师人才培养、1+X证书培训、共同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与信宝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开展技术培训,与仕研共建射频前端技术研发中心、开展科技服务,与智能终端产业联盟共同举办、组织相关的学术会议、行业论坛等多种合作形式,建立校、行、企人才共育协作机制和服务协作与协同发展长效机制,使智能终端测试校企合作基地成为多家企业的人力资源技能培训中心。建设期内完成运行机制1套,基地成为校企精准对接典范。
(二)深化现代学徒制育人,推进专业“双核双螺旋、双向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发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持续推动专业与智能终端产业链企业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依托产业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智能终端检测中心等平台,将学生核心素养和核心技能螺旋递进式培养贯穿于育人全过程,推动企业真实项目和课程学习项目双向结合、师生双向流动,落实校企双主体育人。建设期内,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在校生规模占比达30%以上,制定3个以上岗位培养标准;专业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就业率超过96%,就业满意度超过85%,毕业生毕业一年后月薪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值15%。
图3 “双核双螺旋,双向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三)校企联动,加强实践实训平台建设
以满足智能终端产业链中设计、制造、检测和应用企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基地与产业链企业联动,将校企合作基地打造成集实践教学、培训与技术服务、企业生产、技能竞赛、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同时与信宝、华为等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研制实践实训考核标准,加强实践实训过程监控。建设期内,新增天线测试实训室1个,制定实践实训考核标准1套。
(四)共建教师发展平台,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1.通过引聘并举持续优化团队结构
通过从华为等领军企业选聘技术骨干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和兼职教师等方式持续优化团队结构。建设期内企业一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授课课时占学校专业课总课时的25%以上,校企共同开发“EMC测试技术与实践”、“射频测试技术与实践”等6门以上的课程资源及配套新形态教材。
2.通过传帮带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制定教师能力认证标准,组织团队成员开展教学能力认证;实施名师与青年教师、专任教师与企业导师一对一帮扶、双导师共授一门课计划;通过研讨、专题培训、经验分享、金课示范、技能(名师)大师工作室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学评价和团队协作能力;推进“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建设期内教师获得省教学能力比赛奖项1项。
3.通过全员轮训持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与信宝联合制定教师双向流动方案,落实团队专任教师全员企业轮训和企业导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建设期内,60%以上的专任教师到合作单位实践锻炼;依托广东省智能终端测试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智能家居工程中心等载体,以“企业专家+骨干教师”引领,组建技术创新小组,深入开展技术攻关等专项任务,培养一批对企业工艺、技术改进等有“话语权”的科研骨干,不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反哺实习实训课程教学。建设期内,教师科研横向项目入账经费50万元。
(五)试点1+X,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积极开展“1+X”证书试点,同时对接国家专业标准和智能终端产品开发、智能终端产品测试1+X 证书等级标准,依据“宽基础、活模块”的建设思路,构建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课证融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建设期内,获得1个1+X 证书考核站点,考核学生人数160人次。
(六)强化组织架构,构建共建共管的长效育人机制。
智能终端产品测试校企合作基地成立由学校和企业双方代表组成的理事会,理事长和副理事长由校企双方的主管领导担任,执行理事由二级学院领导担任,理事由校企双方的技术专家、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组成;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建立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用、实习就业共担、利益共享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构建高效的基地运行体系。建设期内,完成基地育人相关管理制度5项。
图4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组织架构
六、基地年度建设计划
建设内容 |
2022年 |
2023年 |
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促进校企精准对接同频共进。 |
制定基地运行制度 |
优化基地运行制度,基地成为校企精准对接典范。 |
深化现代学徒制育人,推进专业“双核双螺旋、双向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新增订单班1个 |
新增学徒制班1个;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在校生规模占比达30%以上。 |
校企联动,加强实践实训平台建设 |
新建天线测试实训室1个;校企共建模数混合集成电路应用设计协同创新中心1个。 |
制定实践实训考核标准1套 |
共建教师发展平台,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
4名教师下企业锻炼;校企合作开发教材2本;教师科研项目到账经费20万元; |
5名教师下企业锻炼,校企合作开发教材4本;教师科研项目到账经费30万元; |
试点1+X,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
建设智能硬件应用开发1+X站点,并申请称为考核站点,考核学生人数80人次。 |
完成考核学生人数80人次。 |
强化组织架构,构建共建共管的长效育人机制。 |
成立由学校和企业双方代表组成的理事会 |
完成基地育人相关管理制度5项 |
七、基地建设预期成效
通过校企合作基地的2年建设,形成完善的管理、组织决策、共识性运行、利益分配等体制机制;“双核双螺旋,双向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国内典范,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在校生规模占比达30%,每年为智能终端产业链输出人才160余人,毕业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企业高度认可;建成一支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80%以上的专任教师到合作单位实践锻炼,行业企业一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授课课时占学校专业课总课时的25%以上,校企共同开发“EMC测试技术与实践”、“射频测试技术与实践”等6门以上的课程资源及配套新形态教材;面向智能终端产业的产教融合型实践基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建成省级智能终端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校企合作建成智能终端产品认证中心,面向企业开展非学历培训500人次以上,到款额6万元,横向应用技术研发项目入账经费50万元。智能终端产品校企合作基地成为紧密对接区域产业的职业教育改革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典范。
预期主要标志性成果如下:
表10 标志性成果一览表
序号 |
标志性成果 |
指标数量 |
级别 |
1 |
学生竞赛 |
2项 |
国家级 |
2 |
产教融合型基地 |
1个 |
国家级 |
3 |
学生竞赛 |
10项 |
省级 |
4 |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 |
1项 |
省级 |
5 |
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 |
1人 |
省级 |
6 |
智能终端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1个 |
省级 |
7 |
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1个 |
省级 |
八、基地建设保障
(一)管理措施
实训基地的管理,在全校层面上出台了《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室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管理暂行办法》、《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暂行规定》等10项规则制度,从基地建设项目的申报与立项、经费管理、实训耗材的采购、仪器管理等不同方面做出了规定,保障实践基地的顺利运行。一方面实训基地根据自身运行需要,由理事会理事会下设直属秘书处,肩负基地日常运行管理职责,负责基地规章制度建设,重大活动组织,受理事会领导。
(二)师资力量保障
智能终端产品测试校企合作基地配备了专兼职实训指导教师。结合实训基地项目需要,基地指导教师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以充分发挥教师具有的理论优势和企业工程师的实践优势。基地实践教学中以产品和项目为引导,促进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合作和交流,实现了高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技能需求的紧密结合。
1.实训指导教师
目前基地共有实训指导教师16名,校内教师10名,其中2名南粤优秀教师,专任教师均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且全部符合“双师型”教师要求。同时,基地还从华为机器有限公司、东莞信宝检测、康舒电子、仕研电子等企业聘请了兼职教师6名。
表11 实训指导教师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学历学位 |
职称/职级 |
性质 |
1 |
卞建勇 |
博士 |
副教授 |
“双师” “南粤优秀教师” |
2 |
张依群 |
博士 |
高级工程师 |
企业工作18年 |
3 |
麦强 |
硕士 |
副教授 |
“双师” “南粤优秀教师” |
4 |
李 斌 |
硕士 |
副教授、工程师 |
“双师” |
5 |
郑晓东 |
硕士 |
工程师 |
“双师” |
6 |
高龙 |
硕士 |
工程师 |
“双师” |
7 |
刘 洋 |
硕士 |
讲 师 |
“双师” |
8 |
鲍晶晶 |
硕士 |
讲师 |
“双师” |
9 |
熊丽萍 |
硕士 |
讲 师 |
“双师” |
10 |
王 欣 |
硕士 |
讲 师 |
“双师” |
11 |
廖有名 |
学士 |
安规测试主管 |
东莞信宝 |
12 |
马长叶 |
学士 |
射频测试主管 |
东莞信宝 |
13 |
宋小平 |
专科 |
高级技师A |
华为机器 |
14 |
徐波 |
专科 |
中级技师B |
华为机器 |
15 |
刘少鹏 |
本科 |
总经理 |
仕研电子 |
16 |
陈汝峰 |
本科 |
测试部经理 |
康舒电子 |
2.基地管理人员
为了给基地的实践教学实施、技能培训、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确保实践基地有序高效的运行,实践基地配有3名专兼职实训室管理员,其中2名为专职管理员,占所有管理人员的66%,管理人员均具有技师或非教师系列中级以上技术职务,如表5所示。实训室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实训基地日常管理,包括:各实训室的环境卫生、设备和耗材管理、防火防盗防电和其他安全管理;协助教学,负责实训室的教学准备,课前根据教师一起准备好设备和耗材,课后进行现场的检查和清理;负责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建档管理、日常保养和维护等工作。
表11 实训室管理人员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学历 |
职称/职级 |
性质 |
1 |
高祖宇 |
本科 |
高级技师 |
专职 |
2 |
王珂 |
本科 |
实验师 |
专职 |
3 |
王元元 |
学士 |
实验师 |
兼职 |
(三)基地设施设备保障
基地目前拥有的全电波暗室、频谱仪、综测仪、网分仪、信号源、SAR测试系统、屏蔽室及电磁兼容测试相关抗扰度测试系统、接地电阻测试仪、耐压/绝缘测试仪、直流电子负载等检测设备都是依据企业测试标准购置的,学生在基地进行实习实践,可以无缝对接企业岗位需求。
(四)经费保障
智能终端产品测试校企合作基地依托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建设期内专业群将从中央财政和市财政中设立了500万专项资金支持基地的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场地建设、设备购置等。同时,基地理事单位也承诺1:1投入500万资金在学生跟岗实习、师资培养、实践条件建设及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资助支持,并且专门投入技师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参与学生的实操训练及产业学院的共同运行。基地依托单位电子信息学院将合理科学编制经费预算与进度安排,并对经费和建设进度予以监督,加强基地建设经费过程管理,保障基地的长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