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共同8提升”校企双向赋能促进专业建设 提质培优的实践

2023-05-16

“8共同8提升”校企双向赋能促进专业建设提质培优的实践

体育学院

王秦英 陈美红 胡小善 袁青



摘要: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立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宗旨,主动对接行业市场需求端和专业人才供给端,总结提炼出“8共同8提升”的产教融合模式。通过共建产教融合型的结构化师资团队、共建户外运动休闲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和讲授课程、共建营地教育指导员订单班、共同开展研学实践生产性实训、共建校内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同推行研学X证书等主要做法,成果丰硕,成效显著,为研学实践与户外营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学生高质量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基本形成了校企双赢的良好局面,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垫定了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产教融合;提质培优;结构化师资团队;订单班;生产性实训

一、实施背景

(一)宏观层面:高职院校亟需深化产教融合,落实提质培优行动计划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高职院校亟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年10月)等文件精神,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二)中观层面:专业群亟需整合企业资源,实现群内各专业协同发展

2021年3月教育厅发文,我校“社会体育专业群”成功立项为

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因此,体育学院面临着专业群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课程体系如何设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如何建设、群内企业资源如何整合、群内专业如何协同发展等现实问题,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需要在该专业群建设的统筹之下做好相关建设工作。

(三)微观层面:人才培养亟需紧密对接市场需求,缩短人才成长周期

相关文件精神和重要指示表明,产教融合已经从职教政策上升为我国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方略。近几年,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点,诸多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和加速转型的局面。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亟需紧密对接当前市场需求,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快速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人才成长周期,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主要做法

(一)产教融合模式:“8共同8提升”

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自开办以来,立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认真领会和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年10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年)等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宗旨,主动对接行业市场需求端和专业人才供给端,经过5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提炼出“8共同8提升”的产教融合模式,其中“8共同”是指“主要做法”,“8提升”是指“成果成效”。

(二)具体做法

体育学院常态化开展拓岗访企活动,不断拓展和优化校企合作资源,主动与企业开展多样化合作,精准对接行业企业需求,推行“一企业一项目”,逐步扩容,稳步深化合作,高质量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进而通过遴选诚信企业、推荐学生课外兼职、鼓励师生提供技术及公益服务、跟进优质项目等方式,将深化产教融合落到实处。

具体做法,即“8共同”:共建结构化师资团队;共建户外运动休闲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和讲授课程;共同开展营地教育指导员订单班;共同开展研学实践生产性实训;共建校内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同推行研学X证书。

1.共建产教融合型的结构化师资团队

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与合作企业“广东横岗湖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横岗湖”)、“东莞市山脊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简称“山脊体育”)联合打造结构化的产教融合型师资团队。校企双方在《研学实践》、《营地教育》、《山地户外运动》、《户外救援》、等实践课程教学中,鼓励课程团队成员分别讲解各自擅长的部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结构化师资团队的主要优势:

横岗湖:获批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称号。创始人戴寿如获省教育厅“广东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课程”一等奖2项,拥有防溺水著作权,名下拥有横岗湖和水濓小镇两大基地,每年承接东莞市教育系统中小学研学实践课程。

山脊体育:获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研学EEPM实践教育基地。创始人陈勇军具备研学X证书和营地教育指导员的国家培训师资质、山地户外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员,主持并完成教育部课题和国家体育总局课题各1项,在户外体育领域深耕十余年,专业理论扎实且实战经验丰富。

体育运营与管理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8人,硕士以上教师100%,其中3人具有高级职称,博士1人,在读博士3人,6人具有双师资质,教育部课题2项、省哲学社科项目1项等。

2.共建户外运动休闲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校企合作共建户外运动休闲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分别从沟通交流协作、资源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实践、信息发布服务、科研成果转化等5个子平台建设着手,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工作,为下一步申报省级产教融合基地和平台垫定基础。

3.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采用三年制、现代学徒制试点、二年制、三二分段专本协同等模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截至目前,共招收的学生从2017级至2021级。因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论证、再修订等过程中,难度相对加大。为了把握人才培养的大方向,更好地对接行业市场需求,我们每年主动邀请来自企业专家和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谋划策,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和完善。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三年制和三二专本协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已趋于成熟。

4.共同开发和讲授课程

基于产教融合型的结构化师资团队的打造,团队教师共建课程体系,根据行业市场需求共同开发了一系列课程,包括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如《营地活动指导》、《研学实践指导》、《户外救援》、《山地户外运动》。在共同讲授课程方面,主要采取了两种形式。一种是校企双方的老师分别独自承担专业理论或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另一种是一门专业理论或实践课程由几位老师根据各自擅长进行合理分工,共同完成。

5.共建营地教育指导员订单班

2020年12月,学校与合作单位签订“订单班”协议,并举行了开班仪式。该订单班学生共32人,均为2019级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目前,学校已为该合作单位培养了营地教育执行总监、营地执行队员、营地执行总编等岗位员工20余名,主要集中在2017级和2018级毕业学生。同时,校企双方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共同研发“跟岗、顶岗实习方案”、“生命教育课程”、“生态环保课程”、“户外生存课程”等相关实践课程。

6.共同开展研学实践生产性实训

我校与“广东横岗湖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垫定了扎实的基础。该生产性实训已经成为体育运营与作为实践课程体系中的亮点之一。依托横岗湖研学实践基地,面向东莞市中小学生常年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力和岗位实践能力。

7.共建校内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户外拓展活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水濓小镇营地教育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获得学校立项。两个基地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将成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推手。其中,“户外拓展活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期为3年,由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出资打造,其中学校拨付500万。该基地将按照我校“双高”建设计划和社会体育专业群建设标准,依托企业资源与现有校内实训资源,以服务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为宗旨,打造成为社会体育专业群“学产训赛创”五位一体的户外拓展活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更高质量服务新时代学生成长成才以及东莞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双重需要。

8.共同推行研学X证书等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为了更好地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学校的总体部署下,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按照相关要求积极开展研学策划与管理X证书、山地户外职业资格证书、营地教育指导员证书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得益于合作企业“山脊体育”陈勇军老师的培训和指导,2017-2019级学生获证比率高,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成果成效

产教融合理念引领专业建设。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采用三年制、现代学徒制试点、二年制、三二分段专本协同等模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通过5年(2017-2022年)的探索与实践,截至2022年5月,共培养2017级和2018级共2届毕业生。

在具体成果成效方面,主要围绕“8提升”:提升师资团队教科研能力(含社会服务能力、课程研发能力);提升师资团队专业素养;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企业评价好、求人倍率高);提升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提升企业社会影响力、竞争力和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合作的积极性等方面,产生的成果丰硕、成效显著,为本专业研学实践与户外营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等产生了积极和重要的影响。

1.合作建成广东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个

杨乃彤教授作为专家组成员助力合作企业“广东横岗湖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申报并获得广东省教育厅授予的“广东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光荣称号(如图6所示),为本专业实践教学、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2.合作获得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在合作企业“广东横岗湖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专业带头人杨乃彤教授2021年主持《体育强省健康广东背景下社会体育专业群“333”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该成果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3.合作完成技术研发与服务团队建设任务

专业带头人杨乃彤教授主持《体育产业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团队》,通过团队共同努力,建设目标如期完成。成果主要包括横向和纵向课题到账经费56.8万,教育部课题1项已结项,市厅级课题3项已结项,获得发明专利公开9项和实用新型专利7项,公开发表核心论文4篇,公开出版专著7部等。成果的产出,一方面为体现了师资团队教科研能力提升的,另一方面也为下一步科研成果转化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4.合作获得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优质课程一等奖2项

教学团队助力“横岗湖研学实践基地”开发课程《生命“绿”道》、《探索未来“碳”见绿色》获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优质课程一等奖,《耕读田间学农事 热爱劳动懂节俭》获三等奖,充分体现了校企师资团队在实践类课程研发方面的巨大潜能。

5.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质量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强

从来自麦克思数据《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习与成长评价报告(2020-2021学年)》中获悉,本校 2020-2021 学年大二各院系学生对校内和校外实训进行了评价,其中体育系以94%、93%分别位列第三和第七。《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20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中,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首届(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95%,高于学校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通过两年的发展,在入职合作企业“横岗湖”的首届(2020届)毕业生中,邱钟越同学已由普通的新媒体工作人员成长为融媒体总监,姚壮鸿、杨业隆、潘家聪等同学已由普通的执行队员成长为执行导师。

四、经验总结

(一)启示:六个必须

1.必须重视产教融合型的结构化师资团队建设。

2.必须将产教融合具体工作做细、做小、做深、做扎实。

3.必须积极整合周边优质企业资源,常态化开展拓岗访企活动。

4.必须紧密对接企业一线需求,努力提升中小微企业用人质量。5.必须支持校内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锻炼,积累实践教学经验。

6.必须不断优化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

(二)不足: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产教融合度有待提升

1.团队产教融合工作的总结提炼能力不足、科研转化能力不足。

2.校内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企业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3.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创新创业精神不足。

4.合作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且转型能力不足。

5.企业参与合作的政策性支持不足,企业教师流动站建设不足。

6.产教融合政策执行反馈机制、协同机制有待完善。

(三)下一步的举措

1.抓住高水平专业群(社会体育专业群)建设契机,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扎实推进户外运动休闲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工作,重点提升团队的总结提炼能力和科研转化能力等。

2.围绕“六个必须”(上文的经验总结)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常规工作并认真落实到位,不断推进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的资源重构。

3.构建以研学实践与户外营地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职工培训体系,稳步推进企业教师流动站建设,不断健全产教融合长效运行机制。

五、推广应用

(一)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我校社会体育专业群内专业,也适用于广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开设有高职体育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

(二)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主要为专业建设中涉及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方面面,具体体现为校企合作共建结构化师资团队、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发和讲授相关课程、共建订单班、共同开展生产性实训、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共同推行1+X证书等与“8共同”相关联的若干校企协同育人场景。

(三)注意事项

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办学的逻辑主线和必由之路,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成熟模式和具体做法因受区域地理和经济环境、政府支持力度、资源分布以及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不能完全照搬,更多的是借鉴和启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