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023-05-1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产业学院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人社厅《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5〕127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粤府〔2015〕12号)、《广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产业学院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粤教高〔2016〕1号)、《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产业学院试点运行规程(试行)》等工作要求,特制定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业学院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立用人单位、学校教学团队的紧密型合作关系,企业人员与学校团队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搭建“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践基地”递进的“学做合一”的产学研教学平台,形成“教与学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产业学院教育模式,主动适应和大力开拓人才就业市场,打造经管学院培育地方应用及创新人才的优秀品牌。通过一段时间的不断积累和完善,建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育体系和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平台,以及多样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阶段目标

1.第一阶段(2022.4-2022.7)——制度建设阶段

本阶段重点在基地建设的各项制度的制定及完善,从底层保障基地有效运行。完善产业学院试点工作方案,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业学院试点人才培养方案、相关制度和评价标准,并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2022.8-2023.12——校企共建阶段

本阶段重在开展各项校企育人项目,推动产业学院有效进行;开展校企共建项目,共同研究课题、教材、教学教法、推动实践教学等;同时按照多元评价考核机制及时进行过程评价、总结、反馈;

第三阶段(2024.1-2025.12)总结推广

本阶段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和不足;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及各项规章制度、评价标准;表彰奖励优秀师傅、先进教师和个人;向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进行推广,向国内省内高职院校进行推广。

三、建设任务

根据目前校企合作的经验及未来几年的归划,本实践基地运行的主要举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法展开:

(一)打造人才培养体系,规划基地人才培养、管理方案

大学生从理论知识的接受进入实训环节,将改变以前传统式实践活动模式。从课堂跨入企业实践基地,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合作实践基地已制定一套完整的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管理方案,依托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培养企业运营人才的体系结构,将实践基地定位为学生实践培养的主要场所。由学院和企业健全完善各类制度化文件;制定企业实践教学文件的归档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实践教学管理办法,为校外实践教学做好保障工作。

(二)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提升双师型队伍技术水平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与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企业师傅的教学水平。拟每年推荐若干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去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挂职锻炼,协助企业架起校企合作的桥梁,跟踪并深入研究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共同制定岗位工作手册,为学徒班的人才培养标准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第一手素材;同时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选派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师傅来学校承担相关教学、科研和讲座等。通过双向挂职,进一步提高双导师团队的整体水平。

(三)建立并完善实践基地激励制度,促进实践教学基地可持续发展

为了鼓励校企双方的基地管理团队、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建设与管理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做好保障工作,采取基地建设工作量化考核,开展基地建设与管理评优和基地评估活动,奖励优秀基地建设与管理者、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鼓励教师能根据教育形势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积极参与和探索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内容和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从而促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深入地可持续开展下去。

(四)建立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评测制度

学生在基地的实习实践活动到底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是学院和企业关注的重点。也是实践基地所体现的终极价值,项目拟制定《实习实践成绩评价细则》,汇总每个学生在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活动的每个环节的成绩,并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等五个等级来确定最终成绩。学生的成绩评价包括:动手实践时间、完成指标情况、独立完成能力、创新程序等几个方面。

四、管理措施

整体教学管理

1.签署产业学院联合培养框架协议

企校双方签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产业学院联合培养框架协议》,对试点模式(如图1所示)、工作机制、招生与招工、日常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毕业与就业、办学费用结算、双方权利与义务等具体内容达成共识。

“三双”指双身份管理、双主体育人。双场所教学。“四跟”指专业跟着行业企业走、课程跟着服务管理走、教学跟着岗位标准走、教材跟着教学任务走。五对接指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图1:三赢公司产业学院模式示意图

图1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模式

2.成立产业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

在原有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针对产业学院试点共同构建由职教专家、企业骨干、专业教师组成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业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与课程标准的建设、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与实施等。同时,该委员会还要负责选派和考核优秀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学生的导师(师傅)。

3.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共同制定体现产业学院模式、产教融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以及工作内容和典型工作过程的来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体系,其中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学徒岗位能力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其中学徒岗位能力课程是按照高职教育规律和企业需求,在课程专家、企业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体现“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三者有机融合的岗位课程。在此基础上制定岗位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考核办法,并将学生工作业绩和师傅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评价标准。

(二)组织管理

在原有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针对产业学院试点共同构建由职教专家、企业骨干、专业教师组成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业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形成了从上而下层层开展,从下而上层层保障组织管理机制

根据职能划分三个层面:统筹层、管理层、“双师”层和绩效考核层,其中“双师”层和绩效考核层为一个层面。建设由双方人员组成的校外实践基地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协商推进实践基地建设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由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和经管学院院长为校外实践基地的统筹层,对校外基地的建设及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决策和统筹规划;管理层由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专业负责人和企业培训部门负责人组成,对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产学研活动作分项管理,并对实践基地的培养方案和计划进行落实;“双师”层主要是要经管学院双师型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的组合层面。通过不同层次的实习内容,进行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指导,每位老师有确定的实践教学任务,职责分明。绩效层主要负责汇总实践基地大学生实际能力的评议,主要有学院教学副院长和企业各职能部门负责,对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成果进行综合考评,及时向统筹和管理层反馈评测结果,以便实时调整培养方案和实践项目。

(三)实践教学管理

在实践教学管理上依托三赢商学院为基础,采用了双主体育人模式,落实双方责任,保障教学质量:

1、双项目负责人

校方项目负责人职责:负责学生选课指导、专业及相关课程开设答疑、学生各项学分获取情况通报及指导、校内各项事务及时通告与辅导等所有与学业、专业相关的问题,职业指导,并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学习态度等工作。

企方项目负责人职责:随时了解学生在企业岗位工作期间的思想动态、情绪波动,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课业实践辅导等。

2、双辅导员

校方辅导员职责: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心理、情绪状态,当学生求助时及时给予帮助;校内学生社团、校内活动的及时通告;学生就业跟踪调查等。

企方辅导员职责:随时跟踪了解学生在岗工作的思想、心理、情绪状态,了解学生的诉求,并提供帮助;尽可能为学生在企业的职业发展给予指导等。

3、双导师

学校指导老师:主要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础管理能力训练。

企业指导老师:通过师傅带徒弟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

四)考核评价管理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共同制订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对教师和师傅进行考核、评价、奖励;对学徒(学生)实施学生自评、学校测评、企业评价等多元评价。如图2所示,学生课程学习情况采用过程和结果综合考核评价方法,包括学生自评、团队互评、教师(企业导师)对团队评价和教师(企业导师)对学生评价。采用企业岗位职业技能标准和考核制度对学生打分,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服务意识、沟通能力等多元角度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突出校企双主体的协同。学业评价由校企双导师教学团队和教学管理相关人员集体讨论制订具体的评价方案,其中岗位实训的评价由企业导师主导,参照企业标准进行评价。

图2 考核与评价方法示意图

五、师资力量

(一)明确双导师职责与条件

实践基地师配备经管学院最优质的师资力量,高职职称7人,中级职称9人。实施“教师、师傅”双导师制,学校确定专业指导老师作教师,要求为中级以上双师素质教师;企业导师来自于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管理岗位、经营岗位、培训岗位等业务能力突出的优秀员工,要求具有2 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基本的教学能力。下表1所示为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学徒班双导师团队名单。

表1: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学徒班班双导师团队名单

序号

姓名

学历/学位

职称/职务

承担教学/管理任务

备注

1

汪志芳

本科

总经理

统筹规划;组织实施

2

龙彩芬

大专

税务师

拟定联合培养框架、

制度建设

3

叶海伦

大专

外账会计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

杨政文

中专

外账会计

日常教学、课程开发

5

叶展鹏

大专

出纳

日常教学、课程开发

6

黄棉杰

大专

做帐会计

日常教学、课程开发

7

周虹

研究生/博士

教授/院长

统筹规划;组织实施

8

贺茉莉

研究生/硕士

副教授/副院长

拟定联合培养框架;

制度建设

9

黄丽旋

研究生/硕士

讲师/专业负责人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0

罗桂玉

研究生/硕士

副教授

日常教学

课程开发

学生管理

11

葛新旗

研究生/硕士

副教授

12

王晓芳

研究生/硕士

讲师

13

邱几洋

研究生/硕士

讲师

14

谢凯婷

研究生/硕士

讲师

15

方文俊

研究生/硕士

讲师

16

谢周平

研究生/硕士

副教授

2.双向挂职提高双导师团队水平

实施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与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的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企业师傅的教学水平。拟每年推荐若干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去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挂职锻炼,协助企业架起校企合作的桥梁,跟踪并深入研究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共同制定岗位工作手册,为学徒班的人才培养标准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第一手素材;同时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选派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师傅来学校承担相关教学、科研和讲座等。通过双向挂职,进一步提高双导师团队的整体水平。

六、设施设备

实践基地使用面积达到1767.7平米,实训工位数526个,累计建设投资1200多万元(合作企业实践基地经费投入约160多万,其中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投入2万元)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学院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如下表2所示),由企业主管领导、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骨干等组成。成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业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研究产业学院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协调有力、快速高效的工作机制。

表2: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学院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工作小组职务

姓名

职务

组长

汪志芳

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虹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组员

贺茉莉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黄丽旋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负责人

邱几洋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

谢凯婷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

2.制度保障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已于2015年相继出台《关于成立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试点工作机构的通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产业学院试点运行规定(试行)》、《产业学院试点项目负责人制度》、《产业学院教学运行弹性管理制度》、《产业学院教学工作标准》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为加强产业学院实施的管理工作和落实产业学院实习管理流程提供了制度保障,可以有效促进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业学院试点工作的良性发展。

3.经费保障

为保障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校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业学院试点工作正常运行,对项目建设经费专款专用,由试点项目负责人提出经费使用计划与方案,按项目经费管理权限开支使用。经费用于每年拨付给合作企业,用于支付专任教师和企业师傅的报酬、场地和设备使用费、学生工伤保险、教研、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多方面用途。现阶段经费为3000元/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