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与企业深入合作办学,实现产教融合,提质培优,引进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指导、理念,结合校内教师理论的传授,建设校企共同投入、辐射区域、服务学生培养和职工培训的综合性、开放性高水平产校企合作基地,校企共学、共培、共产、共研、共创,夯实我校崇德、笃行、精技、创新的办学精神。同时办好对外培训,让大众都能了解毛织设计师的品牌文创概念,让针织文化融入生活,愿设计师和自由职业者都能找到自己心灵绿洲和创作乌托邦!
二、分阶段目标
(一)提升高质量人才培养标准。对接毛织服装生产产业、毛织服装营销产业,培育一批产业急需的毛衫设计、毛衫工艺跟单、毛衫营销等特色专业人才。全面推行“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模式,深入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订单培养人数占本专业在校生规模30%以上, 行业企业一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授课课时占专业课总课时的40%以上。
(二)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探索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优秀管理人才专职任教的有效路径。实施产业导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产业兼职教师引进与使用机制。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 课、联合指导,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依托合作单位建设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建立教师工作室(坊),全面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轮训制度。建设期内,80%以上的专任教师到合作单位实践锻炼。
(三)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联合合作单位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产学研服务平台,有效支撑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横向应用技术研发项目入帐经费不少于30 万元。
(四)深挖课程改革路径。引进企业项目促进授课模式的改进和提升,实现学产训赛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性培养。
(五)助推东莞针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以基地为中心,以政府引领为导向,以先进技术经验为手段,以校企人力物力资源为主力,以点带面辐射整个大朗乃至整个东莞针织行业发展,力争产品品牌质量提升赶上江浙、冲出中国、走向世界。
三、建设任务
(一)加强高水平专业建设。
面向大朗毛织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对接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任务,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等。联合企业、协会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制订与行业标准相匹配的课程标准。关注行业创新链条的动态发展,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教材和案例集。
(二) 持续推动产教融合,探索“产教融通、真岗培养”人才培养
新模式,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推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定试点,现代学徒制等为大朗毛织产业输出“工匠精英”。根据对大朗毛织企业的用人需求情况,光晖针织服装校企合作基地将建设成跨专业的综合性产业学院,在大三上学期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主,以广告设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等专业为辅,遴选学生,采取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组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订单班”,入驻光晖针织服装校企合作基地教学点,以项目化教学的形式开展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环节,并于大三下学期的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阶段继续深入开展项目的生产性实践。多元融合的“订单班”组建,既可以整合全院资源共同打造光晖针织服装校企合作基地,有效规避建设初期单一专业单打独斗难撑大局、专业招生生源有可能后续不济等风险;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遴选有意愿扎根于大朗的优秀学生,依托光晖针织服装校企合作基地的协同育人平台,共同打造一批辐射相关专业的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三)加强专业建设,调整课程体系,结合大朗毛织产业实际,联合大朗镇毛织行业领军企业,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共同研制高水平的专业课程标准,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把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选题来源。依据专业特点,使用真实生产线等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校企“双元”合作开发国家级规划教材, 开发适应职业教育规划、行业标准规
范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或著作2 部,《服装 CAD 制板与推板》《从传统到时尚:中西方服装设计风格对比研究》,力争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1 本《时装设计效果图手绘和软件设计 500 款》; 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金课”计划,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 门《服装分类设计》。
(四)以赛促教,依托光晖针织服装校企合作基地教学资源支撑师生参加教学能力大赛、思政比赛、课堂革命、技能比赛等各种竞 赛,促使赛教相融,一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促进师生全身心地投入产业学院的运作中。
具体举措:
时间 |
事宜 |
目标 |
负责人 |
2022 年 9-10 月 |
成立教学指导委 员会 |
多方共商形成规范人才培养方案 |
陈炯然、朱卫华 |
2022 年 11 月 |
订单班试点工作 |
与光晖针织公司签订合同共同培育人才 |
亓晓丽、朱卫华 |
2022 年 12 月 |
“学徒制班”入 驻企业 |
筛选第一批入驻光晖针织的学生进驻 “学徒制”教学点 |
亓晓丽、朱卫 华、汤俊 |
2023 年 1-12月 |
校企合作教材编写 |
完成三本书稿的初稿 |
朱卫华、亓晓丽、郭霄霄、刘 梦 |
2023 年 3-12 |
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指导学 生比赛 |
省级以上奖项不少于5 项 |
全体基地教师 |
2023 年 1-3 月 |
教学指导委员会 会议 |
多方共商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
陈炯然、朱卫华 |
2023 年 4 月 |
现代学徒制工作 |
现代学徒制工作方案根据情况修改 |
朱卫华、陈家欣 |
2023 年 9 月 |
第二届“学徒 制”班入驻 |
筛选第二批入驻校企合作基地的学生进 驻“光晖针织”教学点 |
亓晓丽、朱卫 华、汤俊 |
2024 年 1-10月 |
校企合作教材编写 |
完成三本书稿的中稿 |
朱卫华、亓晓丽、郭霄霄、刘 梦 |
2023 年 3-12 |
参加教师大赛、 指导学生比赛 |
省级以上奖项不少于5 项 |
全体校企合作基 地教师 |
2023 年 1-3 月 |
教学指导委员会 会议 |
多方共商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
亓晓丽、朱卫华 |
2024 年 9 月 |
第三届“学徒 制”入驻企业 |
筛选第三批入驻校企合作基地的学生进 驻“光晖针织”教学点 |
亓晓丽、朱卫 华、汤俊 |
2024 年 12 月 |
校企合作教材编写 |
完成三本书稿的终稿 |
朱卫华、亓晓丽、郭霄霄、刘 梦、黄文萍 |
2024 年 3-12 |
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指导学 生比赛 |
省级以上奖项不少于5 项 |
全体校企合作基地教师 |
(五)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依托光晖针织服装校企合作基地,构建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建立选聘行业协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到高校任教的有效路径。实施毛织行业教师(导师) 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产业兼职教师引进、认证与使用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共建一批教师企业实践岗位,开展师资交流、研讨、培训等业务,将光晖针织服装校企合作基地建设成“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推进教师激励制度探索,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依托合作单位建设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联合企业建立产业学院教师工作
室(坊)、大师工作室,全面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轮训制度。多措并举,邀请十佳设计师进驻成立名师工作室,聘请优秀行业企业兼职教师4-5 人,打造“德技双馨”一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期内,20%以上的专任教师到合作单位实践锻炼,来自合作单位的兼职教师占比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30%。
具体举措:
时间 |
事宜 |
目标 |
负责人 |
2023 年 1-3月 |
派5 名教师下企业参加德国中大 软件画花培训 |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
亓晓丽 |
2023 年 3 月 |
3D虚拟软件操作线上培训 |
提交教师教学能力 |
亓晓丽 |
2023 年 4-12月 |
教师下企业培训 |
教师下企业数量 30% |
朱卫华 |
2024 年 1-3月 |
派5 名教师下企业参加日本岛精 软件画花培训 |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
亓晓丽 |
2024 年 3 月 |
思政教学线上培训 |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
亓晓丽 |
2024 年 4-12月 |
教师下企业培训 |
教师下企业数量 30% |
朱卫华 |
2024 年 1-3月 |
派5 名教师下企业参加睿能软件 深入学习 |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
亓晓丽 |
2024 年 3 月 |
手摇机操作线下培训 |
提交教师教学能力 |
亓晓丽 |
2024 年 4-12月 |
教师下企业培训 |
教师下企业数量 30% |
朱卫华 |
(六)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光晖针织服装校企合作基地将整合各方资源,成立毛织研发工作室,对纱线的环保、智能、设计等方面与企业合作研究,成立面
料馆,收纳针梭织不同的纱线供应学生和企业开发需求,发挥学校
人才与专业综合性优势,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 新,推动成果转化和运用,促进企业提升创新发展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成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的核心作用,使之成为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项目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实验室、社会培训及技术服务的窗口、各类大赛及创新设计的工作间、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智囊团,强化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共享研究成果,产出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竞争力。大力推动科教融合,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积极互动,发挥产学研合作示范影响,提升服务产业能力。每年联合申请专利至少5 项, 设计毛衫产品至少50 件。推动毛衫电商交流,服务企业开展直播带货,网络销售等业务。每年合作企业不少于5 家。
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助推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培育。遴选5-6 家毛织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光晖针织服装校企合作基地,通过开设企业工作室等方式,建设2-3 间大师(真岗) 工作室和 1 个产学研毛织产品研发中心,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使其成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1-2 家企业申报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并根据企业需要,助力其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提升大朗镇毛织整体设计水平,使其与江浙齐肩,在个别企业形成品牌效应,冲出国内,赢得国际口碑。
具体举措:
时间 |
事宜 |
目标 |
负责人 |
2023 年 1-3月 |
成立毛衫研发中心 |
形成毛衫研发团队、签订两份研发项目 |
亓晓丽、陈炯然、朱卫华、刘梦、黄星、 陈若棋 |
2024 年 1-3月 |
申报市级毛衫研发中心 |
成功申报市级毛衫研发中心 |
亓晓丽、陈炯 然、朱卫华、 刘梦 |
2024 年 5-12月 |
光晖针织服装校 企合作基地正常 运转 |
大师工作室每年合作项目不少于5项、产出产品不少于50 个 |
汤俊、亓晓丽、刘梦、任 娟、陈家欣等 |
(七)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光晖针织服装校企合作基地专业教学内容,针对学科专业类型特点进行科学规划与系统设计,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在素质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有效融合。产业学院要与合作毛衫企业共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服装设计与电子商务》,整合企业项目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共同推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打通校企壁垒,提升学生素质。
具体举措:
时间 |
事宜 |
目标 |
负责人 |
2023 年 1-12 月 |
创新创业课程开发 |
完成双创课程《服装设计与电子商 务》的开发 |
亓晓丽、汤俊 |
2024 年 1-12 月 |
创新创业课程开发 |
完成双创课程《服装营商与策划》的 开发 |
亓晓丽、汤俊 |
四、 管理保障措施
1.公司具备完善的安全保护、卫生和实践教学设备管理制度,有完整的维护管理组织。安全卫生方面根据相关规定全部符合要求。基地为了保证实习生和员工的安全,进行大量安全设施建设,发放劳动保护用品,真正关心员工的安全问题。设备方面目前公司配备日本Shimaserki、德国 Stoll和慈星机60 台先进电脑横机设备,兼毛织服装设计、研发、生产于一体,属于高科技产业,年生产毛织服装达150 万件。公司研发实力强, 有 5 名服装设计师, 有 12 名画花师傅,
10名吓数工艺师傅,10 名后整师傅。
2.基地组织机构健全,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等管理制度完善,实践教学管理规范,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基地组织机构健全基地拥有5 间可以容纳 200 人的实训实习室,以及多间会议室,谈判室等,公司有完善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系统、销售运营系统、生产系统、客户服务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等,适合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不同岗位的实习,很好支持了校外教学活动。同时基地还有电商仓储中心、商务办公中心和综合配套中心等物业设施,同时配备信息终端设备、ERP 系统等先进高效设备。这些培训室、教学设施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为实习学生的校外教学效果提供有力的保障。
公司严格按照IS0900 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流程规范管理, 实行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及激励机制,公司建立了《实习生管理制度》、《员工奖励制度》、《员工考核方案》、《员工手册》、《设计部门管理制度》等,以此规范员工行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学院建立了校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岗位、定师傅、定目标等“六定”考核方案, 由企业和学院共同对学生全面考核,学院每月对指导教师完成校外实践教学情况进行检查,校外办和学部每周对校外实践教学进行检查,定期安排巡查,实地考察我院校外教学开展情况;学院每学期还对校外实践教学进行期中检查,保障校外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3.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和实施校外实践教学方案,协同推动校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共同组成实践教学指导队伍,实践教学指导到位,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为对学生实习尽心全程跟踪管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实习过程,我系按照学院要求安排了校内专业实习指导老师、学生辅导员和校外企业指导老师,共同解决学生在不同实习阶段所遇到的专业问题、生活问题、思想问题和技能问题;同时安排实习巡查教师不定期地进行校外实地巡查,对校外实习学生进行实地指导和检查督促;同时如有必要,相关指导老师会联系学生家长,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实习过程。
校外实习学生的教学媒介保障为保证校内外教学的有序衔接和教学过程的连续性,为专业指导教师指导、督促校外教学学生对实习成果和经验进行及时总结,学校组织骨干教师与公司的专业人员进行深入沟通、探讨,根据学院教学要求和公司实际工作需要,为学生们编写了《实习生管理制度》和《顶岗(毕业) 实习指导手册》,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实习阶段完成不同的作业。实习学生作为职场人按照公司要求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以学生的身份进行及时、必要的理论
总结和自我提升,并使各种实习心得、经验和成果体现在两本校外实习指导手册中,学以致用的同时做到边做边学,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
素养和专业素养,保证校外学生的实习效果和实习质量。
4.光晖针织有限公司2018年以来未出现实习违规问题。
2019 年光晖针织有限公司被评为员工满意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设计产品得到各企业的认可。
五、师资力量
基地指导师简表 |
序号 |
姓名 |
学历/学位 |
职称/职务 |
承担教学/管理任务 |
1 |
亓晓丽 |
硕士研究生 |
副教授、副院长 |
基地规划、整体统筹 |
2 |
陈炯然 |
硕士研究生 |
副教授、院长 |
指导制度建设 |
3 |
易熙琼 |
硕士研究生 |
讲师、副院长 |
企业合作洽谈 |
4 |
姚志坚 |
硕士研究生 |
助理研究员、副书记 |
学生管理工作 |
5 |
朱卫华 |
硕士研究生 |
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
课程安排 |
6 |
邵敬党 |
硕士研究生 |
教授 |
项目化课程授课 |
7 |
刘梦 |
硕士研究生 |
讲师 |
项目化课程授课 |
8 |
赖昳伶 |
硕士 |
孵创中心副总监 |
企业导师教学 |
9 |
戴瑞恒 |
本科 |
CEO |
基地管理 |
10 |
徐丽萍 |
本科 |
OD |
基地管理 |
11 |
黄文萍 |
硕士研究生 |
讲师 |
项目化课程授课 |
12 |
任娟 |
硕士研究生 |
讲师 |
项目化课程授课 |
13 |
郭霄霄 |
硕士研究生 |
讲师 |
项目化课程授课 |
14 |
黄星 |
硕士研究生 |
助理研究员 |
项目化课程授课 |
15 |
陈家欣 |
硕士研究生 |
助教 |
项目化课程授课 |
16 |
陈若棋 |
硕士研究生 |
助教 |
项目化课程授课 |
17 |
李鸿明 |
硕士研究生 |
副教授 |
项目化课程授课 |
18 |
李雪婷 |
硕士研究生 |
设计师辅助窗口主管 |
企业导师教学 |
19 |
李景志 |
|
工程中心主管 |
企业导师教学 |
六、设施设备
光晖针织有限公司总建筑面积超过40000 平米,拥有价值 2000万的设备,进口电脑横机50 余台, 针种覆盖 3G-18G,并拥有国内首个针织设计师孵创空间、人才公寓、员工宿舍、独立工作空间、LiveHouse等满足设计师们学习、工作、生活所需的配套设施。在过去的3年内,每年有将近30 人毕业后走进光晖, 积极为合作院校提供学生顶岗实习机会和条件。目前基地一期已完成基础学员宿舍、人才公寓、独立工作室、孵创中心、针织作坊、营厨轻食、现场演出、咖啡馆等项目的建设。
七、经费方面的配套保障
1 .基地现行经费情况
主要投入情况 |
主要支出情况 |
经费来源 |
金额 (万元) |
支出科目 |
金额 (万元) |
1.省市财政补助 |
18 万 |
1.基本建设 |
500 万 |
2.行业部门支持 |
0万 |
2.平台设施设备 |
200 万 |
3.企业支持 |
500 万 |
3.科学研究 |
24 万 |
4.学校自筹 |
0万 |
4.人才团队建设 |
60 万 |
|
|
5.学生培养 |
15 万 |
|
|
6. 日常运行 |
200 万 |
|
|
7.其他 |
60 万 |
合计 |
518 万 |
合计 |
1059 万 |
2.两年建设期经费需求及筹措方案 |
建设期经费需求总额 |
(万元) |
|
经费筹措 方案 |
1.学校支持经费 |
50 万元 |
|
2.行业支持经费 |
50 万 |
|
3.企业支持经费 |
50 万 |
|
4.其他收入 |
|
|
